欢迎光临山西振生装饰照明工程有限公司!

24小时咨询热线:

13546460505

高级搜索:
联系我们Contact Us
统一服务热线:13546460505

(7天*24小时)

手机:13546460505

地址:太原小店龙城南街 266 号

公司动态

光对于世界,对于每一个生命都是及其重要

来源: 时间:2024-09-03 15:30:50 浏览次数:

光对于世界,对于每一个生命都是及其重要,自从人类有了意识以后,对于光明就开始讴歌,对于黑暗就开始厌恶。所有的正信把光明称之为美好、幸福、圆满的代名词,因为在光明里,人类的感知能力才能得到最大发挥。
光在人类蒙昧时期就有了象征意义的赋予,从公元前6世纪起一直蔓延到近代的波斯拜火教就是把光明作为主要的教义,把发出光明的火敬奉起来加以崇拜。至今泉州的草庵还是光明教在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寺庙遗迹,石岩上刻有“摩尼光佛”的线雕,可见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之力。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健硕英俊,神采奕奕,还是一个多情的男人。埃及法老自认为是太阳神“拉”的子孙,而“拉”神又是一天三变的模样,早晨是孩童,中午是成年,黄昏日落西山又成了暮年的老人。只有中华文明对于太阳的态度是暧昧和复杂的,把它比喻成“金乌”,一种像乌鸦的禽类。或者用“夸父追日”“后羿射日”来贬低它。考古发现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“双鸟朝阳”图案,两只神鸟护卫着太阳,这与在成都金沙文化遗址出土的“太阳神鸟”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在《山海经》里羲和是太阳的母亲,她生了十个太阳。在《楚辞》里太阳的车夫被称之为“羲和”,又成了太阳的御者。在三皇五帝时期羲和是一种官职,是掌管节令节气的人,观日观天象来指导万民作息生产。
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:火是万物的本原,火燃烧和熄灭的规则就是世界的规则。在这时,光不仅拥有象征意义并且具有了神性,这和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息息相关,具有了神性的火成为了各个民族不同的神话传说。古希腊神话里的人类创造者、保护者普罗米修斯盗取天上的火种传给了人间,虽然受到了宙斯的惩罚,但火的意志在人类文化中被传承了下来。一直到近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,通过火炬传递把人类对于光明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,用火种的传播来表现对自由、伟大、崇高以及澎湃的生命力向往。在法国诗人菲利普·雅各泰的诗作里,光体现一种悖论的美。比如“最幽暗的夜就是光明”,诗人认为,太多的光会妨碍我们去看,去直面原本的现实。正如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,阴影是“揭示性”的——“幽暗是明亮的一个要素”。阴影与光交错,是构成事物的明澈和诗歌的明澈的前提条件。在雅各泰的诗作中,黑夜孕育光明,死亡孕育新生,对立面的交融呈现了事物的矛盾和统一,是互相共生的关系。在常人的视知觉中,把黑暗当作了光的对立面,并通过与光明的直接对立产生了积极的因素。白天和黑夜变成了象征善和恶的视觉联想,用光和黑暗来塑造英雄或者魔鬼,这种手法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殿堂、雕塑、绘画中得到充分表现。光也演变成具有灵魂的实体,具有感情的张力。油画是最好的表现光的画种之一,我们脑海中可能会出现一连串的名作:《马拉之死》《蒙娜丽莎》《教皇英诺森十世》……可谓数不胜数。到了印象派时期,光似乎成了画面中唯一在流动的物体,莫奈、修拉、梵高、德加……这群画家把光的空间理解做到了极致。我在纽约现代艺术中心面对梵高的画作,久久站立不忍离去。那种琐碎的小笔触仿佛是光明的再生机,跳跃着、奔腾着、像河流一样急湍,又像阳光一样缠绵。拉动了观众视觉的膨胀,紧凑而且致密,本身就是光的活灵活现。而摄影同样是光的美学体现,每一帧画面都是光的元素表达,可以说一个摄影师对于光的理解和再现方式,决定了一幅画面的优美程度。对于软光、硬光、反光、透光、曝光的层次……诸多技巧演变成对于运用光的掌控,这是了不起的技艺,这是光的本质显示。不同的光给人不同的联想。在烛光下,看着母亲感到慈祥,一切都被染上一种奶黄的色调,统一和安宁。在阳光下你看到了建筑的细微、人脸丰富的表情、汗滴的流淌。在闪电下,青白色带来恐惧和毛骨悚然。在月光下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静谧和爱情。人类利用了光也创作了光,光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的需要,还是生活中的装饰品,或者是可以拿来利用的道具。有一种假想,如果在我们不预知的另一个遥远星球或者平行宇宙中,光的形式会是什么样?如果有生命,彼处生命感知光的形式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?在地球上光的光谱很宽广,我们人眼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是390nm-780nm,只是全光谱中短短的一小部分。很多紫外线、红外线、各种辐射线是人眼所不能看到的。据说这些不可见光可以被很多动物所接受,于是科学家臆测某些动物的眼睛看到世界和人类会全然不同。色彩会更细腻,形象会更逼真,空间会更立体,存在会更灵敏。在不为我们知道的世界,在那里的生命又是怎么感知光的作用?或者他们的眼睛,姑且叫做眼睛吧……如能感知我们地球人无法感受的光和辐射,那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什么样?可以肯定地说,观察的方式不同,感知的视野不同,得到的理解也会不同。或许彼世界的物质和艺术会和我们大相径庭呈颠覆状态,绝然不同又匪夷所思。科学家提出过如果把我们的人类的视力提升数倍,我们理解的此宇宙会和现在截然不同,因为人类会提早结束荒谬时代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,看到木星的大红斑乃至土星的光环。但是人的视力提升大脑会承受不住如此多的信息输入,需要一个和视力的细胞结构想匹配的大脑细胞数量。人类会变成巨头、大眼、瞳孔如黑洞般深邃。这个形象和“ET”外星人倒是有几分相像。所幸人类在近代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,可以大大提升人眼的复合功能。尤其是刚刚发射的“詹姆斯·韦伯望远镜”,我们可以借助它遥远的、强大如神启般的视力看到宇宙的尽头,也是光的尽头。而显微镜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,在任何微世界里,光子都在照耀,除非我们进入粒子空间,也许那里比光子的作用力还小,没有光子的超微世界是不是就是绝对黑暗?其实在我们这个宇宙,黑暗是占有统治地位的主体力量。光子在黑暗的真空里传递到我们的地球,透过大气的折射我们才看到蓝的天、绿的草、流淌的溪水,没有光也就没有了这个可感知的世界。光速看似很快,一秒三十万公里,但一秒是地球人的时间认知,“嘀”的一声,在不同的时空里,一秒的长短也不同——皮秒、飞秒、阿秒,仄秒,光在仄秒里犹如泥行。假设人类有了达到光速旅行的能力,倾其一生我们也走不出几百光年。就是人类有了一秒一光年的飞船,我们也到不了宇宙的边缘。在这样一个浩瀚的宇宙里,我们今天看到的最远的光是130亿年前发出的。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光线了,也就意味着这粒光点离我们的距离是130亿的光年距离。在地球人的观念中虽然及其遥远,但在整个宇宙中或许毫不起眼。至于光和建筑的关系,实在是不用多言。建筑就是固化的光的容器,光与肌理、材质、体量、空间、形态之间的接触转换,构成了建筑的永久性和表现欲。在建筑中,建筑师对于光的运用是体现其设计能力的重要坐标参数。光在建筑中已经成为一种自由的建筑材料,运用光可以创造力量、神奇和丰富的表情联想。安藤忠雄是运用光元素设计的重要世界级大师,那种对光出神入化的表现方式迷倒了无数学习建筑的学生。他的建筑体量普遍不大,但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光的塑型创作了无限的精神世界,形成了宗教般的向心、崇高。那种感染力使你看过就会不忘,以至于建筑在随着太阳而呼吸生息。建筑是人类对于光的想象力的突破,大破大立,于是成就了伟大的建筑师。路易斯康、柯布西耶、安藤忠雄……还有两千年前的罗马万神殿,站在其内,阳光在壁龛间游走,无上的荣耀来自天顶的那一抹蓝,仿佛宙斯的瞳仁在注视着古往今来的参观者。说到底,我们活着的可能都来自于头顶的这颗太阳,这颗用等离子体形式做着原子聚变效应的发热发光的光球。它发出的光具有生命和性格,具有关爱和成长,具有神性和普世意义。当我们学会和它的光对话和相互理解时,艺术就诞生出无数的可能,因为艺术也是它赐给我们的
Copyright ©2017  山西振生装饰照明工程有限公司  技术支持:   太原小店龙城南街 266 号